本章副标题:鄙圈真乱</p>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/p>
我们的袁大师自穿越以来不停地深挖自己大曾伯祖父的记忆,这一挖可不得了,真的挖出一座亮瞎了他的狗眼的“宝山”。 当然是社会关系的大宝山。</p>
“哦,如此说来鸿渐弟是少川兄的族亲?”</p>
“震明公,家母确实出自江苏顾氏。”</p>
顾氏乃是江南大族,顾维钧这个嘉定顾氏和顾老夫人的无锡顾氏本是同源,勉强也能算是族亲吧。何况,袁大师现在是顾公使的姨岳丈,真要说起来他还是长辈呢。</p>
“啊,令尊也是乐农公的好友啊。”</p>
“震明公,寒家与荣家乃是世交。”</p>
色佛撒(无锡话相当于娘希匹),总算是想起来了。</p>
袁燕倏现在明白自己家是怎么度过今年年底那一道难关的了。他的高祖父和荣宗敬还有荣徳生是同乡兼朋友。有着这层关系,荣家后来借了不少钱,并且出手帮了一把他们袁家。</p>
对了,荣宗敬是荣毅仁的伯父,而荣徳生也是施肇基口的“乐农居士”是这个红色资本家的亲爹。</p>
荣徳生在北洋政府里面当过国会议员,因此施公使也有那么一点交情。</p>
“嗯,原来鸿渐弟还认识王受庆啊。”</p>
“震明公,晚辈确实和受庆兄有同窗之谊。”</p>
他也终于发现“自己”居然是西点八校尉之最出名的王庚王小受……嗯,受庆的学同学!</p>
他们俩是无锡同乡还是一般大(王庚1895年,袁燕倏1894年。),所以有了同窗之谊。</p>
王同学回国后曾任职北洋陆军部,并以国代表团校武官身份随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徵祥参加巴黎和会,时任驻英公使的施肇基也是团员之一,自然认识了王庚。</p>
顺便说一下,王庚在此期间认识了在巴黎和会周边到处呼吁国权益的梁启超,于是成为梁启超的学生。</p>
别忘了,袁燕倏还是徐志摩的大学同学。而陆小曼是江苏常州人,她的父亲陆进是我大清的举人。所以袁老爷子肯定认识陆老爷子,他们两人算是世兄世妹来着。</p>
哎呀,这么一说我的圈子还真有点乱呐。</p>
攀好交情拉完关系,两人之间更是亲近了几分。</p>
只听施肇基语重心长地道:“鸿渐,我和少川兄在英伦一同拜读过你的那几篇大作,我们也知道你在纽约莫名其妙地成了华尔街爆炸案的嫌疑犯,确实是受了委屈。而且老弟眼光独到,才具非凡。只是……”</p>
他顿了顿道:“只是老弟这样的年轻人意气还是太盛了一些,听说你最近几篇章都把威尔逊总统气晕了。这样未免过了啊。此事有碍内外观瞻,鸿渐还是收敛一些为好。”</p>
“植公……”</p>
注意啦,正因为两人的关系更加亲近,因此他们的称呼都自动地改了。</p>
施肇基现在直呼鸿渐而不加“弟”了。其实这个弟也不能乱用的。只有对方的辈分明显自己小才能用,否则只能用“兄”。</p>
不加“兄”或者“弟”,这反倒是一种亲切的说法。</p>
如今袁燕倏也不称施公使的号了,而是在字的第一个名字后面加“公”,如果对方再老一点的话也可以加“翁”。</p>
这也是民国较亲近的同辈或者晚辈称呼长辈的方式。不然的话,晚辈只能称呼长辈官职或者“师长”、“老师”这类的。</p>
如抗战时期的天魔传人写信给穿林北腿,抬头是这样的:介公委员长政席。</p>
袁大狂生那也不是什么场合都狂的,而且好赖话总归听的出来。因此他丝毫没有露出不快的表情,而是耐心地解释道:“其实拙并非是我在发泄私愤,实则其另有用意。不瞒植公您说,箭在弦不得不发尔!”</p>
“此话怎讲?”施公使闻言一愣,赶忙问道。</p>
我们的袁大师微微一笑道:“拙其实是投名状。”</p>
“投名状?”施肇基闻言一愣,不过他旋即明白了过来,“你是说共和党!”</p>
袁燕倏点了点头道:“植公明见。这确实是我给共和党的投名状。不然查尔斯-埃斯-休斯先生怎会招我入华盛顿呢?”</p>
其实他一开始也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通过《***”民主党》能搭共和党这条线,不过等到柯立芝副总统来探病之后,他明白自己已经算得是一颗棋子。虽然只是一颗重量很轻很轻很轻的棋子,但是能当人家的棋子说明自己有利用价值啊。</p>
所以,他这一系列章越到后面喷的越是厉害。反正威尔逊都是落水狗了,鲁迅先生不是说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,而是要痛打落水狗吗。既然这位真-大师都这么说了,那自己这位伪-大师当然应该秉道直行啊。</p>
“嗯!i got it.”施公使有些激动站起身来,背着手踱了几步道,“真是后生可畏,后生可畏啊。只不过……”</p>
他转身盯着袁大师问道:“鸿渐,你不怕引火烧身吗?”</p>
嗨,等民主党台那都十几年后了,到时候老子肯定是金枪不倒……嗯,金刚不坏的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了,还会怕引火烧身?</p>
袁燕倏慨然而道:“我辈生只谈是非,不论利害。只要晚辈行得正坐得直,何惧他们民主党呢?”</p>
他语调一转,有些不好意思道:“再者说危邦不居,乱邦不入。万一事有不谐,我还可以买舟回国的吗。”</p>
施肇基赞赏地笑道:“哈哈哈,鸿渐不愧为明是非识时务之君子也。”</p>
“植公过奖了。”袁大师继续解释道,“除了是投名状之外,拙那也是顺应潮流罢了。植公也看到这次大选的结果了,美国人尚且厌弃威尔逊这样的和平主义者,我顺着这个调子喊几句孤立主义又能有什么危险呢?”</p>
“这倒也是。”施公使点了点头道,“那么照鸿渐的看法,美国要重回孤立主义了吗?”</p>
“哎……”袁燕倏叹了一口气道,“植公,孤立主义,美国人那肯定是回不去了啊。”</p>
本来自</p>
本来自 http:///html/book/41/41240/index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