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,苏易每天的生活很平静,作画、教陆小婉、教书,偶尔去看看李友明有没有作恶。
不过,自从上次坑了李友明之后,他似乎萎靡了不少,每天有气无力的,像是被榨干了一样。
苏易心中本来还有点愧疚,不过看见李友明那张脸以后,那点愧疚唰的一下就没了。
‘这群山贼被惊动了,不敢来了吗?’
苏易偶尔会去思考这个问题,但很快这个疑惑就淡了下来,他慢慢习惯了书画店里多出来的两个人。
胡云衣性格温和,很会来事,陆小婉虽然有些痴笨,但绘画天赋确实不错,画功一天天地精进着。
有这两人在,倒是给书画店增加了不少人气与靓丽的风景线。
镇子上也有很多人都知道苏易这里多了两道风景线,其中一道还特别雄伟,所以不时有青壮汉子借着各种理由来看风景。
没什么其他的想法,单纯就是觉得镇子上很缺这样的风景。
苏易倒是因此赚了些许小铜板。
不过,令苏易头疼的是黄老爷子也经常来这里,其目的不言而喻,想要苏易帮他。
“也不知道黄老爷子究竟看上了我什么,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。”
苏易叹了一口气。
哐哐哐——
忽然,街道尽头传来了阵阵马蹄声。
苏易顺着声音看去,很快便看见一队黑甲士兵披坚执锐,快马而来,领头的是一个身材魁梧、满脸络腮胡的将士。
“这就是古代的骑兵?”
苏易有些惊讶,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古代的骑兵,不知道战力如何,但气势很强,扑面而来的煞气令人窒息。
这支骑兵小队仿佛一颗石子,打破了小镇的平静。
不少人都惊奇地看着骑兵路过,甚至有胆子大的跟了上去。
苏易原本不想去凑热闹,可忽然想起二十里外的那些山贼,决定上去看看,看能否托他们去灭了那些山贼。
毕竟,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。
虽然胡云衣或许会因此离去,但总好过那群山贼哪日突然袭击南丘镇,造成无辜的伤亡。
黑甲骑兵的目的地很明确,直接奔到了县衙。
苏易来到县衙时,恰好看见本镇捕头杨远把马匹牵到一旁。
“杨捕头,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?”苏易上前搭话道。
听见有人搭话,杨远本想呵斥下去,可见到是苏易,呵斥的话语只得吞了下去。
苏易在南丘人缘极好,本身又会拳法之类的,算得上是南丘地头蛇之一,他并不想惹。
“京都来的,来这儿的差事我也不知道。”
苏易问道:“可否让我进去看看?”
“这……”杨远看向县衙门口的两名黑甲,满是为难的神色,“苏先生,不是我不让你进去,主要是里面那位发话了。”
苏易点点头,也没为难杨远,默默地在县衙外候着。
不多时,他便看见黄老爷子赶来了,正想上去搭话,然而黄老爷子却神色匆匆地进了县衙,两名黑甲也并未阻拦。
“跟黄老爷子有关?”苏易眉头微皱。
黄老爷子丢掉官职、下放南丘已经五年了,此时有京都来人找他,说不清是好是坏。
可能是此前黄老爷子所在的党羽又取得了话语权,特来邀他重新上任,也可能是敌对的想对他斩草除根。
“陛下!”
忽然,苏易听见了黄老爷子凄厉地惨叫声。
随后,黄老爷子便被两名黑甲架出了县衙。
黄老爷子爬在县衙的台阶上,老泪纵横,仰天痛哭。
“家国四十年,山河九万里,您还未曾去那西北看一看,怎就离我而去了啊!”
他痛哭长嚎许久才从地上爬起来,走到衙鼓前,手持鼓棒,一下一下地擂鼓。
衙鼓声音低沉,每一下都像是击在人心上。
苏易默然,看了片刻,长叹一声,拨开人群,转身朝自家店铺走去。
鼓声不曾停歇,直到苏易回到店铺,隐隐间还能听见微弱的鼓声。
“先生,午餐已经备好了。”胡云衣迎了上来。
“放着吧。”
不知道为什么,苏易感觉没什么胃口,交待一句下午不上课之后,便独自进后院里,躺在椅子上。
阖目养神,再睁眼时已经到了黄昏。
胡云衣适时端来一盆清水,送上一条手帕。
清洗完毕,苏易来到前厅,却没看见陆小婉。
“陆姑娘已经出去玩了。”胡云衣提醒道。
苏易点点头,铺开此前那副临摹作品,准备题词。
这幅画基本上已经完成了,只差题词,苏易之前想了许多,总感觉不合适。
此时倒是觉得有一首合适的,他沉吟片刻,沾墨挥笔,不一会儿便写好了。
“挂起来吧。”
苏易叫上胡云衣,一起把这幅近五米长的画卷挂了起来,刚好能挂到侧面的墙壁上。
“山围故国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淮水东边旧时月,夜深还过女墙来。”
这时,店外传来了一道吟诵的声音。
苏易转头看去,吟诵者是正是那骑黑甲的将领,那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。
“这幅画名为?城里生民百态尽显,苏先生好文采,字好,画更好。”络腮胡闷声夸赞道,茂密的胡子把他的嘴巴遮得严严实实,听起来像是里面藏着一只虫子在叫唤。
“本官是南丘镇新任知县贾立雄,听闻先生才华横溢又心地良善,特来拜访。”
“新任知县?”苏易疑惑道,“于知县犯了什么过错吗?”
贾立雄摇头:“于知县并无过错,只是高升了,进京为官。”
进京为官?
苏易感觉更迷惑了,这位于知县在任期间似乎也没什么出差征集,怎么就进京了呢?而且,新任知县还是军中之人。
“今日除了拜访先生之外,还想向先生求画。”贾立雄从怀中掏出一个画轴,“希望先生能照此图而画。”
画轴被他打开,画卷中是一个中年男人,鼻梁高挺,眼眶微陷,瞳孔是淡淡的褐色,身着平金平银刺绣的蟒袍。
苏易眉头微皱:“我不喜欢临摹人像。”
“本官不会让先生吃亏的。”贾立雄的络腮胡里传来笑声,“南丘镇共计一百三十二户人家,先生需要画一百三十二幅,每幅画像一两银子,共计一百三十二两,这些都是先生的酬劳。
苏先生完成这些画便可得到这些银子,还请先生配合,否则,本官会想办法让先生配合的。”
说到后面,贾立雄的声音慢慢变冷,寒意渗人。